读书,是一种心灵的“旅行”。写作,是一种生命的修行。
阅读是收集信息,认识世界,发展思维,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,是一个信息的输入过程;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,是认识世界,认识自我,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,也就是一个信息的输出过程。
可以说,没有阅读就没有写作,阅读是写作的基础,而写作的素材往往又来源于阅读中的间接感受。文学的第一要素是语言,只有将阅读中学到的知识积累起来,才能厚积薄发,达到所谓的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、“熟读唐诗三百首,不会作诗也会吟”的这种高层境界。
语文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:“阅读是吸收,写作是倾吐,倾吐能否合乎法度,显然与吸收有密切联系。” 叶老先生还告诉我们:“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章,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知识、思想、语言等等方面的积累。”可以说,一旦离开了生活实践的积累、思维成果的积累、语言文字的积累,那写作就成了无源之水,无本之木了。
既然阅读至于写作是如此重要,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爱上阅读。咱们常说“兴趣是最好的老师”,很多时候家长是从成人的角度去为孩子选择课外阅读的图书,却忽视了孩子的阅读感受。应该如何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的图书,儿童作家又是如何为孩子们构思创作一本受欢迎的童话故事的呢?
10月31日上午9点30分,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霞子老师将来到滨州市图书馆,为广大读者朋友带来一场名为“科学让文学更美丽”的讲座。她非常擅长写科学童话,之前的作品“酷蚁安特尔”系列已经卖了上百万册,有很多的小粉丝,这是因为她写故事的能力、揣摩儿童心理的能力以及将科学融入童话的能力非常强。这本由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海洋科学探险主题的《海底有个糖方岛》也是这样,你会被非常快地代入这个惊心动魄的科幻童话中。这次的故事非常不一样,海底矮人国、会飞的中华白暨豚,奔跑的植物种子,会说话的动物等童话情节以及量子纠缠、人工智能、基因编辑、质能转换、进化选择因素、反物质动力诸等多科幻元素的融入,让这本书的人文内核的内涵更加丰富。就像中国作协副主席白庚胜先生高度评价的那样:“科学幻想和童话艺术的结合,能在打开少儿科学幻想力的同时,又不疏于对艺术想象力的启迪,如何将两者有机结合是非常考验作者创作功力的,我欣慰地看到《海底,有个糖方岛》做到了。”
作者介绍:著名儿童文学作家霞子老师,她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海洋科普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、中国海洋大学驻校作家。代表作有长篇科学童话《酷蚁安特儿总动员》系列、绿色神话《骑龙鱼的水娃》以及《北极,有个月亮岛》《塘鹅小王子》等。作品曾获国家新闻出版总署“三个一百”原创图书出版工程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优秀科普图书奖、中国科技部优秀科普作品、世界华人科普奖等。
听众对象:2-6年级学生及家长,小学语文老师